你的位置:股票垫资流程_股票抵押配资_给股票加杠杆 > 股票抵押配资 >

股票正规配资网站 西周趣闻:那一年,八百诸侯到达孟津,周武王却说“散了吧”……_周国_纣王_老任

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22:46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股票正规配资网站 西周趣闻:那一年,八百诸侯到达孟津,周武王却说“散了吧”……_周国_纣王_老任

公元前1048年,一个年约中年的男子带领着二十来个精壮的汉子股票正规配资网站,满怀焦急地赶往黄河上的孟津渡口。

这群人来自今天陕西东北部的一个小诸侯国,我们姑且称这位领队的男子为“老任”。

老任和他的队伍风餐露宿,毫不松懈,终于按约定的时间来到了孟津。

当他们到达孟津时,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感到震撼:锣鼓声震天,鞭炮声此起彼伏,旗帜飘扬,人群密密麻麻。

坊间早有传闻,说周国的武王将在此会见各地诸侯,宣告共同推翻那个令天下人憎恶的殷商王朝。

此时,周国的势力已然强大,三分天下有其二,老任所在的小国虽不敢与商周两大国对抗,但如果不早早站队,周国一旦战胜纣王,自己能否从中获益,谁也无法预料。

因此,不论如何,老任带领年轻的壮汉们赶来孟津,为周武王撑场面。

到了会盟地点,各路诸侯早已汇聚。大家看到周国的军队威风凛凛,豪气顿生,纷纷高喊:“伐纣!伐纣!”

老任一行也跟着齐声呼喊。

展开剩余88%

然而,让人意外的是,台上的周武王却示意大家安静,说道:“你们不了解天命,现在还不是伐纣的时候。大家散去吧。”

老任等人面面相觑,这么远赶来,居然就听到这句话?

但转念一想,既然主事者都说不打,那自己也没什么好争执的,算了,安生几年也好。于是,他们悻悻然回家。

……

虽然这段情节是根据历史记载想象的,但并非空穴来风。

殷商末年,商朝四面受敌,纣王的激进改革遭到了内部的强烈反弹,导致这个延续了五百年的王朝摇摇欲坠。

此时西方的周国,周文王去世,周武王继位。

在姜尚、周公旦、召公、毕公等贤臣的辅佐下,周武王开始着手推翻商朝。

武王祭拜了先父,随后向东出征,开始检阅自己的部队。

周武王的车队和军队一路北上,直抵孟津,史称“孟津观兵”。

那时,有八百个诸侯不约而同赶到孟津与周武王会盟,纷纷表示要一同推翻纣王。

然而周武王平静地说道:“你们根本不明白天命,现在不是伐纣的时机!”

这是为何呢?

一、周国的崛起

根据《史记》的记载,周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的后稷,从这个名字可见,他是个农业方面的专家。

夏朝时,周国的先人因政权动荡不得不逃往戎狄地区,周国便与戎狄部落为邻。

直到古公亶父继位后,才将部族迁至岐山脚下,开始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,并吸引了许多小部落归附。

此时,周国与商朝表面上是盟友关系,但双方内心都各自有打算。商朝一直对西边的周国保持警惕,而古公亶父则心生取代商朝的野心。

然而,想要取而代之并非易事。

到了周文王时期,他不仅以德高望重著称,还四处征战,打败了不少不友好的部族,聚集了大量的诸侯力量,准备与商朝一较高下。

然而,命运弄人,文王未能等到合适的时机,便去世了。

继位的周武王姬发继承了父亲的志向,军队士气高涨,手下能人辈出,周国蒸蒸日上,几乎有能力与商朝正面交锋。

二、“白鱼赤乌”与“不期而会”

周武王继位后,决心与商纣王一决高下。

他祭拜了自己的父亲后,向东出发,开始检阅部队,一路直抵孟津。

孟津位于今天的河南省,当时是一个重要的渡口。

周武王一行乘船渡过黄河,船行至河中时,史书记载出现了奇异的事件:“白鱼跃入王舟中,武王取祭;既渡,有火自上复于下,至于王屋,化为赤乌。”

也就是说,在周武王的船中,一条白鱼跃上船,武王便将其祭拜。过河后,一团火从天而降,变成一只红色的神鸟飞至武王的屋顶。

这一事件成为了“白鱼赤乌”的传说。

这一奇事被看作吉兆,商朝崇尚金德,颜色偏白,而周国崇尚火德,主红色。

白鱼跳船,赤乌降临,象征着周国的火德将取代商朝的金德,似乎一切都指向周国的胜利。

带着这一吉兆,周武王迎接了八百诸侯的到来。

《尚书》记载此事为“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”,《史记》也有相同记载。

关键在于这“不期而会”的四字,意思是这八百个诸侯并没有事先商议或接到通知,却都自发地集结在孟津,支持周武王推翻纣王。

看似天命已定,然而,事与愿违。

三、大家散了吧

八百诸侯聚集孟津后,听说了“白鱼赤乌”的奇事,纷纷表示:“纣王可伐。”

按理说,武王应该顺势而为,借诸侯之力,一举攻占商都。

然而,武王却冷静地说道:“你们不懂天命,现在还不是改朝换代的时机。”

这些诸侯听罢,面面相觑。如此大的阵仗,竟然就换来这句话?

然而,天命不可违,既然到场的诸侯已经默许周国为未来的主宰,那么他们自然要遵循规矩。

既然武王下令散去,众诸侯只能各自带着部队回去。

两年后,殷商的局势更加混乱,纣王的亲信比干被杀,箕子被囚,一些殷商贵族纷纷倒向周国。

周武王便在时机成熟时,宣布正式伐纣,带领诸侯再次聚集孟津,发动了决定性的战役。

此时的周国,已经准备充分,号召诸侯集结的士气如虹。

很快,周军便攻破商都朝歌,殷商的主力军因远征东夷未归,朝歌守军仓促应战,最终大败。

纣王最终在鹿台自焚,周朝正式取代商朝,成为华夏历史的新的领导者。

回顾第一次孟津观兵,周武王虽然身处吉兆之下,但他未急于行动,这背后有着周国精密的战略考量。

四、四代人的奋斗与惊天战略

周朝的崛起,并非仅仅依赖周武王一人,而是四代人的不断努力与积淀。

从古公亶父迁至岐山开始,周国的农业政策逐渐完善,国力日渐强盛,最终为灭商打下了基础。

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继位后,周国与商朝的矛盾逐渐加深,商王文丁曾试图消耗周国,但周国反而越来越强大。

然而,季历死后,周国的仇恨愈加深重,周文王继位后开始积蓄力量,对周围的敌人展开了攻伐。

他甚至曾被商纣囚禁,但凭借智慧与耐性,周文王成功脱身,继续壮大周国的力量。

最终,周武王继承了父亲的遗志,在姜太公、周公旦等人的帮助下,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,准备趁商朝主力外征东夷之际,迅速攻占朝歌,打破商朝的统治。

这个战略最终取得了成功,而第一次的孟津观兵,正是为了验证这一计划的可行性。

通过各种情报与分析,周武王判断时机未到,决定暂时按兵不动。

直到两年后,周国掌握了更多的内情与支持,纣王的力量已经瓦解,周武王才果断出击,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胜利。

而“白鱼赤乌”的奇事股票正规配资网站,虽然被后人赋予了吉兆的象征意义,但周武王依靠的,始终是智慧与战略,而非盲目的信仰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友情链接: